你知道水的硬度在多少比較適合飲用?
發布日期:2022/3/7 12:18:23
水的硬度最初是指水中鈣、鎂離子沉淀肥皂水化液的能力,其中包括碳酸鹽硬度。
水的總硬度指水中鈣、鎂離子的總濃度,其中包括碳酸鹽硬度(即通過加熱能以碳酸鹽形式沉淀下來的鈣、鎂離子,故又叫暫時硬度)和非碳酸鹽硬度(即加熱后不能沉淀下來的那部分鈣、鎂離子,又稱永久硬度)。
關于水的硬度對人體健康的影響,有許多學者、專家進行了相關研究。
對于人體來說,水的硬度不是越低越好,但是也不能過高。那么,對于飲用水,其硬度在多少為好呢?
GB5749-2006《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》中規定硬度在450mg/L以內就可以。
大多數研究報告認為,飲用水中有較高的硬度對預防心血管病有好處,而且鈣也是一般人體需要補充的元素。大多數國家的飲用水硬度標準設在400~500毫克/升。
但硬度太高也不好,因為:
水的硬度過高,可在供水系統中形成水垢,對供水系統不利,燒水時要多消耗能源,洗滌時要多消耗肥皂;
如果飲用硬度太高的水,可能會引起胃腸功能暫時紊亂,據有關報道,飲用硬度為707mg/L-935mg/L的水,第二天即出現不同程度的腹脹、腹瀉和腹痛等腸道癥狀,持續一周左右可恢復正常。
根據我國各地的調查,飲用水的硬度一般不超過425mg/L,而人們對該硬度的水反應不大。
如果水的硬度過高,不適合飲用可以采用反滲透技術進行凈化。
反滲透的核心組件是反滲透膜,能夠實現硬度的降低。不過反滲透不僅僅降低的是硬度,而是去除離子,并能較徹底地去除細菌、病毒、有機污染物等,凈化后的水可以直飲。
瀏覽次數:1784